TEL:020-2426-1408
MESSAGE客户留言
热线电话:
020-2426-1408
首页
关于我们
作品展示
团队组成
公司动态
行业资讯
资质荣誉
服务特色
人才招聘
客户留言
联系我们
作品展示

作品展示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作品展示

这种“玩具”能夺命!多家零售商宣布停售不少人都玩过……

发布时间:2025-11-12 04:27:40

  一家零售商表示,出于安全考虑,不再允许第三方卖家销售面向儿童的水珠产品,卖家必须在12月22日前下架所有相关产品。

  此前,另两家零售商已表示停止销售针对9岁以下儿童的水珠玩具和工艺品,同时从实体店和网店撤下这类产品。

  据了解,这类水珠产品是一种高吸水性、聚合材料制成的彩色小珠子,通常只有一粒绿豆大小。但当它们遇到水或其他液体后,体积会膨胀上百倍,变成光滑透明Q弹的小水球。

  在美国,它们可作为玩具独立出售,也会放置在专为发育障碍儿童设计的刺激感官用的工具包中。

  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指出,幼儿在玩耍时会误吞水珠,造成身体严重不适、引发呕吐和脱水症状,有的甚至危及生命。此外,水珠也有可能进入孩子的耳朵,导致听力受损甚至完全丧失。

  数据显示,在2016年至2022年期间,全美约有7800名幼儿因玩耍水珠时发生紧急状况而被送医治疗。来自新泽西州的美国国会众议员已在上个月提议立法,禁止在全美范围内销售所有供儿童使用的水珠产品。

  近年来,“水晶宝宝”深受孩子们的欢迎,很多人还把它当成玩具宠物“养”。而被称为“水晶宝宝”的儿童水珠,实际上并非一种玩具。

  儿童水珠,又称“水精灵”、“泡大珠”、“海洋宝宝”、“水晶泥”、“吸水弹”。它是由淀粉混合丙烯腈或丙烯酸酯制作而成,有一定的毒性。有的商家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一些工业色素,成品大多五颜六色。

  其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很强,在水中浸泡五六个小时后,原本只有豆子大的它可以“长大”数倍甚至几十倍。因其具有吸水保水等功能,被广泛应用于盆栽保水、室内装饰等。

  这类儿童水珠产品外观为胶丸大小的彩色或透明小珠子,放在水里浸泡后,吸水膨胀,体积变大。有些商家利用此特点,将其包装后当作玩具售卖;另外,部分弹射玩具中使用“水精灵”作为弹射物,又称“吸水弹”、“软珠弹”。

  大家都知道人体的含水量是非常高的,它进入人体后,马上就可以发挥“特长”:“吨吨吨”地吸水,变大、变大、变大......儿童分辨能力差,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。特别是1—3岁的幼儿,容易把它当成糖豆误食,还有一些孩子会因为“好玩”而把它塞入鼻孔……一旦发生此类情况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儿童水珠产品是儿童玩具类的热销商品,价格从2元到20元不等。有记者询问卖家此类水珠是否有危险,店家明确回复没有,“不建议给小孩子玩的,容易误食,这个主要用于水培绿植,做许愿瓶等工艺品的。”店家表示不建议作为玩具使用,但在商品宣传标语中有明确的“玩具”字样。

  不光线上,在线下,此类儿童水珠也常常出现在中小学校园门口的商店中,“家里孩子从小学就一直买这个水珠作为水弹枪的子弹使用,我们也担心但是孩子会自己去买。”一名学生家长表示,此前孩子班上已经出现误食水珠而进医院的事例,但是学校门口的商贩一直有售卖,自己也只能多约束孩子。

  据媒体2023年10月17日报道,山西省某市妇幼保健院接诊了一名两岁多的幼儿,这名幼儿就诊前两天突然肚子疼,并伴有呕吐症状。经所在的县医院检查,医生发现幼儿右下腹有个囊肿,建议继续观察。10月17日,幼儿肚子疼痛及呕吐症状加重,家长遂带她到妇幼保健院就诊。

  经多学科医生会诊,明确患儿为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,保守治疗无法缓解。10月18日11时,医生对该幼儿进行手术。手术中,医生发现幼儿的回肠末端有异物从而造成梗阻,待切开肠管,竟是一个直径为七八厘米的“泡大珠”。

  该院儿外科医生邹吉祥介绍,患儿不慎误食了“泡大珠”,最终堵塞了消化道,引起肠梗阻。好在通过及时手术,患儿转危为安。若没有及时手术,可能会造成肠坏死、肠穿孔而危及生命。

  可见,这些看起来非常可爱,摸起来Q弹软嫩的小球球,一不小心却能成为“夺命球”。

  为保护儿童免受此类产品伤害,2015年6月14日,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(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)发布消费预警:

  “用作盆栽保水的‘水精灵’不是玩具,儿童及其监护人不要当作玩具购买和玩耍;弹射玩具中作为弹射物使用的吸水弹、软珠弹,与‘水精灵’属于同类产品,不符合现行玩具安全标准,不要购买和玩耍。

  如果监护人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‘水精灵’产品,或者儿童出现突发性的腹痛、恶心、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‘水精灵’的临床症状,应立即送医进行救治。在已发生的事故中,部分儿童在吞食‘水精灵’的初期仅表现出疑似流感症状,有可能造成误诊,延误救治,会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。”

  2018年5月25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儿童玩具消费警示,提到多起“危险玩具”伤童的案例,其中一类典型的误玩案例就是家庭中常见的“水精灵”。

  文中提到,“水精灵”由于其形状、颜色、体积的缘故,可能被儿童误认为食物,导致儿童误吞或吸入。“水精灵”进入呼吸道后吸水膨胀,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;进入消化道后吸水膨胀,会导致肠梗阻、肠管扩张,可能会继发感染、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,甚至会造成肠穿孔、肠坏死,随时都有生命危险。

  另外,有伤害案例表明,儿童在玩耍“水精灵”时,若碎片粘附在手指上,用手揉眼时,“水精灵”的碎片会划伤眼球,导致晶体感染,可能引起失明。国内已发生多次类似的伤害事故。部分弹射玩具中使用“水精灵”作为弹射物,其一旦被射入儿童的喉咙里可能会带来窒息伤害。

  来源:教育部政务新媒体“微言教育”、河南共青团、南方都市报、深圳大件事、N视频报道

  教育部和各省(区、市)开通2022年高考举报电话 学生怎样爱眼护眼?濮阳这场知识讲座为您解答! 神十四出征!邀你一起感受太空之旅